新移民有兩種:(一)來香港目的是一心謀取福利,和港人一起爭奪公屋,好食懶做,只依賴政府;(二)真正喜愛香港文化,認同香港的價值,為香港 GDP 出力,當中有些是社運人士,他們的共通點是,關心社會,追求自由。
很多香港人只顧眼前利益,結果全民退休保障、公共財政、醫療改革、2012年立法會選舉條例草案……等等問題,都被六千元事件蓋過了。大家只對六千元和新移民應否受益議論紛紛,圍繞的都是自身利益問題。究竟有沒有想過,我們關心的應是香港的將來,而不是現在有沒有六千元?回歸後特區政府完全忽視香港價值,更以政策一步一步將之破壞。我們應該捍衛我們擁有的自由,不要到問題發生時才出來說話。作為香港人,如果連香港的價值也不知道,那麼就連新移民都不如。
身份證上有三粒星就是香港人嗎?
請不要忘記歷史,戰後大量人口湧入香港,那時沒有發生什麼衝突事件。開埠以來,多少人是因為文革、大躍進、反右運動、太平天國、國共二次內戰又或逃避中共政權而選擇前往香港。香港的成功無不和這班成功逃避社會亂局的人共同個合力建立有關。今天,因為一拙綜援新移民就令全港市民忘記歷史,忘記我們上一兩代都是新移民的香港人有份建立的這個繁榮城市。
中共對資本主義的知識只是幼稚園程度,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有慢長的路,中國人和香港人都應該團結共同邁向理想,首先要懂得包容和團結,勇於向當權者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。派錢,有誰不想要?(其實這些錢本身是由香港人用一生勞力供樓而來。)但收錢的同時,我們是否應該探討當中的意義?如果今天給你 6,000 元,明天二十三條立法,那麼香港的價值去了那裡?今天,香港人的行為,是否想步澳門後塵?
派錢退稅無法解決貧富懸殊,無法壓抑樓價,將 6,000 元一次過派給市民亦無助紓解通脹壓力。現時通脹劇增必然引起民生問題,政府也深明出現的政治危機。一招派錢即可平息民怨,既令市民誤以為是建制派的功勞,方便日後保皇工作,亦化解民望下跌之勢,加深市民的分歧以穩固政權。這裡埋藏的是一個政治炸彈,用錢凌駕民意,在窮人的身上拿錢派給窮人,用納稅人的錢賄賂納稅人(星加坡就是一個例子),溫水煮蛙也。請記住,今天你得到的 6,000 元,是用香港的前途作賭注換來。
這頁文章,並非為新移民平反,而是有感香港人見利忘義,忘記香港的價值,被政府分化的詭計下,將自己對社會的不滿化成歧視新移民的目光。我反對暴發戶來港推高樓價,但不反對追求自由並認同香港價值的新移民來港,以資本經濟模式擴大就業的形式吸納新移民,推高經濟發展,增加人均收入,抵抗通脹。而不是阿媽教仔,希望個仔聽教,所以獎他 6,000 元。孩子會因此聽話受教?情何以堪。
伸廷閱讀:
山中雜記:6000元的政策討論–對香港社會的無力感
pm-ken-am.net (mini ver.):弱水$6,000
吳志森:派白粉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