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艋舺》,是我從《海角七號》之後,另外一部我對台灣電影再次表以高度的讚賞。有人說《海角七號》是一個奇蹟,是對台灣電影的一個拯救,不但讓各地的人再次把眼光放進台灣,也對台灣的電影行業,有著起死回生的影響。據說在台灣,有很多人多年沒進過戲院看電影了,而到底台灣一年自己拍了多少部的電影,我真的不知道,可是《海角七號》的出現,不但將人們重新帶進電影院,也從台灣本土,紅到了國外,紅了戲、也紅了演員。諷刺的是,在戲中的演員,有多位原是音樂創作人,可是一直路途都不順,可是也因為《海角七號》,而廣為讓觀眾認識,真是證明了下一秒的事,誰也說不定的。維基百科的介紹是這樣的:
艋舺,又稱文甲,是臺灣最早的原住民聚集地平埔族凱達格蘭語 「Moungar / Mankah」,台北歷史上,三市街之一,今名萬華,為台北市發源地,亦為當時原住民商聚之地,其最古老市街在「紗帽廚社」的故址「大溪口」,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。日治時,因「艋舺」以台語發音,與日語「萬華」(Manka)相似,「艋舺」因此被當時日本人政府易字為「萬華」,今日台語猶稱其「艋舺」。
《艋舺》的故事是有關五個年青人的成長,他們組了個叫『太子幫』的幫派,『太子幫』的每個人都有他們背後的故事,五隻手指加起來,才可以變成一隻拳頭。只是拳頭打過去,肯定會遇到有人打回來的,做什麼事,都會有代價,而這個代價,有時候,比想像的要難啃的多。

電影其中一個吸引我的地方,是因為有部分對白是講台語,而我覺得講起台話來特別帥,特別有男人味,當然加起檳榔更佳。 而『太子幫』五位男演員中都各有各的帥。有書生味的趙又廷和兄弟味的阮經天,都是現在當紅的年輕偶像。導演鈕承澤本身也是資深演員,演起兄弟也很入味,其他像在《海角七號》也有的馬如龍和我挺喜歡的陳漢典也挺注目。(註:『兄弟』在台灣有幫派成員的意思,相對像是香港古惑仔的意思吧)

電影製作也看的出很用心,有一幕打戲如果你有看過韓片《OLD BOY》你一定會覺得很眼熱,對了,那就是特別請了 《OLD BOY》的武術指導來拍的。電影為了重現當年的情景,也下了很多功夫,在維基百科可找到這段:
《艋舺》主要在台灣台北市萬華的艋舺祖師廟拍攝。主角們所居、結義之背景地點皆在艋舺祖師廟,大多數場景也幾乎都在祖師廟內,甚至有不少是在清水祖師神像前拍攝。電影前導宣傳片則是在艋舺青山宮拍攝。前半段劇中虛擬的「中華高職(台北市私立中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)」校門取景自景文高中,校園內教室、頂樓在建國中學拍攝,圍牆則是在鈕承澤的母校螢橋國中取景。志龍女友小惠就讀的「輔任中學」是在台灣大學徐州路校區拍攝。而電影開頭的角色簡介中,透過霧氣中老老少少各式裸男身影裡,看見三溫暖一角,和尚一腳跪地幫坐在小板凳上的志龍擦背,這段畫面則是在亞太會館拍攝。
今天先打到這裡,晚一點再繼續,先送上《艋舺》的電影預告,香港將應該會在四月上映的。

電影 《艋舺 / MONGA》正式預告片

想知道上面我所說的戲中的打戲是出自《OLD BOY》內的那一段,請按這裡